本所沿革

Introduction

Brief History

這幾年來台灣的食品安全的案件層出不窮,從三聚氰胺毒奶粉、塑化劑、瘦肉精與化工澱粉等各種摻假、違法添加等食安事件,除了顯示有部分廠商的居心不良外,也顯露了許多食品從業人員的專業度不足。

由於台灣過去重視生產技術,使得大學課程著重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技術,但是大專校院開設的食安課程相當有限,對於料源的認識、過程中衍生的風險、法規或是非傳統上會使用於食品的物質、公共安全、人畜共通傳染病等食品安全相關的課程無法在有限的大學四年間內被有系統地教授,只能由零星的課程中獲得相關知識,無法形塑出食安的完整概念。

因此,許多食安事件不只呈現了這些產品的風險,也凸顯我國在食安教育上的不足,許多案件的發生,相關從業人員在製造、販賣、使用這些原料或製程時,並未查覺或揭露這些潛在的危機所造成的,而不具食品原料生產與加工之專業背景的餐飲從業人員更難發現隱藏於各個環節的可能問題,若能藉此一機會重新審視,這個危機也是重建國內食品安全教育的契機。因此,透過從業人員的回流教育,將可使食品製造過程中的所有原物料與程序,得以重新被審視,成立專業研究所能藉由師生間的長期討論與溝通,搜集國內外案例進行風險管理,可揭露或避免隱藏的食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校特別規劃「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所」,招收碩士人才進行強化食品安全訓練,碩士人才的訓練期短及成本低且成效佳,可成為企業或政府相關單位、機構的中堅幹部,有能力帶動企業提升與創新,是企業鞏固食品安全最需求之人力資源。

Close Menu